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分析 > 专题分析 > 正文

重要产品追溯舆情报告(1.17-1.30)

来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作者:数字商务研究部追溯组   日期:2022-01-31 10:02:51

一、发布情况统计

表: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1月30日重要产品追溯相关报道发布情况



                            注:按照发布日期排序

二、重要新闻摘要

张掖市打造全链条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与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对接,并组织各门店负责人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实操培训。至目前,全县农贸市场共38家食用农产品经营门店已100%开通应用电子追溯平台。(张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17)

襄阳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2021年全市286家种养殖主体和“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部录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肉菜流通追溯系统追溯节点达到944个,110家规模化食品生产企业实现全程信息追溯,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襄阳日报,1.17)

普洱市着力打造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平台共有上线企业40家,上线追溯产品66个批次,发放追溯标签13.6万枚,扫码总数24.2万次。《普洱茶质量追溯实施规程》《普洱茶追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2项地方标准获得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填补了云南省普洱茶质量追溯地方标准空白,“追溯平台+标准体系”,将为普洱茶质量追溯提供强大赋能。(普洱日报,1.17)

福建省药监局印发《福建省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指导意见》。将推进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追溯体系建设,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扶持行业协会建立辖区内统一的中药材信息化追溯平台,产地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在产地加工企业质量追溯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中国消费网,1.18)

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提升智慧监管能力作为重点任务,目前已建成系统31个,涵盖行政审批、日常监管和抽验检测等业务,中药饮片追溯、信用监管等系统也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其中,全省药品追溯管理平台、疫苗追溯监管系统,构建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药品和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鲁网,1.18)

漯河市“三链同构”构建食品产业新生态。指导企业制定595项企业标准。在肉、菜商品流通领域建立信息查询追溯平台,形成了质量安全追溯链条,构建起市、县、乡镇、企业四级检验检测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了“漯河制造”的放心安全。(漯河网,1.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9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平台企业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数字化,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以品牌化、可追溯化助力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人民网,1.19)

苏州7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顺利完成。增加有机垃圾就地处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五统一”计量器具、肉菜追溯、冷链物流等建设内容。实现市场基础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监管、数据统计分析、信息综合公示、智能设备及移动应用、商品及设备管理等系统功能模块的智能升级。(苏州市商务局,1.19)

北京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推广“北京冷链”追溯平台。平台已注册完成企业1.59万家,其中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企业6416家。累计记录冷链食品批次30.29万个,涉及12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全部省级行政区,共计89.13万吨。(中国新闻网,1.20)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包括推进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药品等重要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入法,推动相关领域建立全程追溯系统,加快追溯标准制修订和应用推广工作。拓展追溯系统应用,鼓励追溯体系建设主体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加强追溯数据安全保障,加大可追溯产品市场推广力度。(澎湃新闻,1.24)

西藏推动建立全区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建设,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联合监管和协同监管。加快建设西藏自治区药品综合监管平台,推动建立西藏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不断提升在线监测、风险预警、产品溯源、综合评估等信息化能力。(中国西藏新闻网,1.24)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了《“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提出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重要产品追溯系统。(新华网,1.25)

安徽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加快推进。积极落实标志授权管理规定,全年新增授权用标主体128家;严格执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要求,用标产品全部进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农业农村部,1.26)

沧州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全市监管系统依托省局的食品追溯平台建立了监管追溯系统, 17类产品共601家食品生产企业纳入监管追溯,占全部生产企业的65.86%。15类重点食品品种追溯信息全部录入。截至目前,有4557家食品经营主体纳入追溯体系。(沧州要闻,1.26)

宁夏灵武市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有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菜篮子基地配置26套二维码追溯设备,51家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注册使用“宁冷链”追溯系统,78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追溯体系,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来源可查、过程可控、去向可追”。(银川日报,1.27)

重庆市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范使用“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督促后续流通环节各级经销企业层层扫码叠加信息,切实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可追溯。(中国新闻网,1.27)

河北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完善药品流通追溯监管系统。开展高风险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非现场监管试点,在44家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及麻精药品区域性批发企业推行重点区域仓储视频监控、温湿度远程监测,32472家药品经营企业加入追溯监管系统,汇集药品品规24.34万个、数据31.25亿条。(河北新闻网,1.28)

河南省开发建设了“豫冷链”全程信息化追溯系统平台。2021年,总仓环节累计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样本11批次、253.1吨产品,全部就地封存、规范处置,没有直接流向市场。(人民网,1.28)

兰州市已建成“追溯+”特色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目前已完成工行及民生银行“追溯+支付”对接,丁娃烧饼、禾尚头小麦等12家“追溯+特色产品”企业实施,康恩必成1家“追溯+冷链物流”企业对接,另外,已与兰州信用平台开展节点企业诚信及行政处罚信息等“追溯+诚信”对接,并完成与省商务厅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大数据局数据资源共享中心的数据对接。下一步将推动省级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与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及农业农村厅追溯平台对接。(兰州日报,1.29)